正确答案:
1.概述
口腔黏膜扁平苔藓(OLP)是一种皮肤、黏膜慢性炎症性疾病,是口腔黏膜常见病之一。可以单独发生于口腔或皮肤,也可皮肤与黏膜同时罹患。损害除见于口腔外,也可见于生殖器、指甲与(或)趾甲,但比较少见。中年女性患者较多。属于癌前状态。本病病因尚不明确,考虑与心理、内分泌、免疫、感染、遗传等因素有关。
2.诊断要点
(1)本病以中年女性多见,病损大多左右对称。
(2)口腔黏膜病损主要特征为小丘疹连成的线状白色、灰白色花纹。白纹可组成网状、树枝状、单线条或环形等多种形状,也可表现为白色斑块状。病损大多左右对称性,黏膜柔软,弹性正常,但有粗糙感,轻度刺激痛,病损在不同部位的表现有各自的特点。
①舌部:多发生在舌前2/3区域。常表现为萎缩型损害,上皮变薄,红亮光滑,常伴有糜烂。糜烂愈合后,形成缺乏乳头的平滑表面。舌背病损亦可呈灰白透蓝的丘疹斑状点,或圆形或椭圆形灰白斑块状,常与舌背白斑难以区别。
②唇部:下唇唇红多见,多为网状或环状白色条纹,病损累及部分唇红或波及整个唇红黏膜,但不会超出唇红缘而涉及皮肤,该特征是与慢性盘状红斑狼疮的鉴别要点。唇红黏膜乳头层接近上皮表浅部分,基底层炎症水肿常导致水疱发生,黏膜糜烂、结痂。
③牙龈:萎缩、糜烂型多见,龈乳头及附着龈充血,周边可见白色花纹。龈表面常发生糜烂,似上皮缺失状,四周的白色细花纹可与良性黏膜类天疱疮相区别。
④腭部:少见,常位于硬腭龈缘附近,多由龈缘或缺牙区黏膜蔓延而来,中央萎缩发红,边缘色白隆起。软腭病损呈灰白色网状花纹,多局限于部分黏膜,多无糜烂。
扁平苔藓病损在口腔黏膜上消退后,黏膜上可留有色素沉着。
(3)皮肤损害 表现为稍高出皮肤表面扁平丘疹,粟粒状或绿豆大小,多角形,边界清,为紫红色、暗红色,有的小丘疹可见到白色小斑点或浅的网状白色条纹,称为Wickham氏纹。如在丘疹表面涂液状石蜡,用放大镜观察明显可见。
①部位:大多左右对称,多发于四肢、躯干等部位。
②症状:有瘙痒感,皮肤有抓痕,痊愈后有色素沉着,或色素减退。发生于头皮者可破坏毛囊,致秃发。
(4)指(趾)甲病损 甲增厚,变薄,甲板有纵沟、变形,脱落。
3.鉴别诊断
(1)盘状红斑狼疮(DLE) DLE皮肤病损多在头面部、耳郭等。颧面部可有"蝴蝶斑"。病损圆形或椭圆形,中央凹下,毛囊孔扩张,鳞屑覆盖,有时鳞屑底部有角质栓。在口腔黏膜病损为圆形或椭圆形红斑,中央萎缩变薄,四周有白色放射状花纹,唇红部病损往往超过唇边缘。OLP皮肤病损为对称性,发生于四肢伸侧或躯干,为淡紫色多角形扁平丘疹,患者自觉瘙痒。口内黏膜病损为白色条纹不规则形状,唇红部病损不会超出唇红缘。病理检查对鉴别诊断有重要意义。
(2)白斑 斑块扁平苔藓与白斑有时难以鉴别,特别是舌背部的病损。舌背部扁平苔藓病损灰白而透蓝色,舌乳头萎缩或部分舌乳头呈灰白小斑块状突起,局部柔软,弹性张力基本正常。而舌白斑为白色或白垩状斑块,粗糙稍硬,有时有沟纹或沟裂,病损不发生在单个或少数几个乳头。病理检查对诊断有重要意义。
(3)口腔红斑 间杂型红斑有时与OLP很易混淆。其表现为红白间杂,即在红斑的基础上有散在白色斑点,常需依靠组织病理检查确诊。镜下红斑上皮萎缩,角化层消失,棘细胞萎缩仅有2~3层,常有上皮异常增生或已是原位癌。
(4)黏膜天疱疮、类天疱疮、剥脱性龈炎 OLP表现为糜烂、溃疡或疱时,缺少明显的白色条纹,易与天疱疮、类天疱疮相混淆。发生在牙龈的OLP病损还应与剥脱性龈炎相鉴别。天疱疮临床检查可见尼氏征阳性,镜下可见棘细胞层松解,上皮内疱形成,脱落细胞检查可见天疱疮细胞。免疫荧光检查上皮棘细胞周围IgG为主的免疫球蛋白沉积,翠绿色荧光呈网格状。类天疱疮上皮完整,棘层无松解,上皮下疱形成。免疫荧光检查类天疱疮基底膜处可见均匀细线状翠绿色荧光。剥脱性龈炎牙龈充血、水肿发亮,上皮剥脱形成糜烂出血,轻微触及有明显的疼痛等敏感症状。上皮下有散在炎细胞浸润,而非密集的带状。OLP的牙龈病损充血,四周有白色细网纹,触之疼痛较轻。
(5)苔藓样反应 某些患者服用甲基多巴、氯喹、奎尼丁等药物后,口腔出现呈放射状白色条纹或白色斑块类似扁平苔藓样病损,有时皮肤上亦可出现丘疹脱屑及湿疹等苔藓样皮疹。治疗牙体楔状缺损等使用银汞合金充填物可引起相对颊、舌黏膜发生类似苔藓样反应。苔藓样反应光镜下为基底细胞液化,固有层有混合性炎细胞浸润,除淋巴细胞外,尚有嗜酸性粒细胞和浆细胞,可累及固有层和深层血管周围。可有局灶性角化不全,血管增生,吞噬有色素颗粒的巨噬细胞出现。当引起反应的药物停用或去除引起病变处的重金属后,苔藓样病变就明显减轻或消失,临床上为确诊应做斑贴试验,停止药物使用或更换充填物进行实验性治疗。
(6)多形性红斑 疱型扁平苔藓有时与多形性红斑相类似,但多形性红斑往往有发热等急性过程,皮肤上有红斑,红斑中心出现小疱,损害外观似"虹膜"或"靶环"。多形性红斑首先侵犯唇红,并有厚血痂为其特点。
(7)迷脂症 属皮脂腺异位、错生。唇颊黏膜多见。黏膜上有散在或成簇为团块状的、粟粒大小的淡黄色或黄白色斑疹或丘疹,表面光滑,触之柔软。患者一般无自觉症状,往往无意中发现而就诊。组织病理表现为上皮固有层内可见小的、成熟的正常皮脂腺、腺体小叶包绕着腺体中央一直伸向黏膜表面的皮脂腺导管。
4.治疗
(1)全身治疗
①详细询问病史,调整全身情况:如睡眠、月经状况、消化道情况等。
②调整自主神经功能紊乱。
③调节上皮组织微循环及代谢。
④应用免疫抑制药:口服肾上腺皮质激素、昆明山海棠与雷公藤或口服氯喹。
⑤应用免疫调节药:左旋咪唑、转移因子等。
(2)局部治疗
①去除各种机械、化学性刺激因素:去除牙石、软垢;调整咬合;修整不良修复体。
②保持口腔卫生,避免进食辛辣、过热等刺激性食物。
③局部用药:含漱剂、散剂、抗真菌药物;局部封闭;维A酸局部涂。
(3)中药治疗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