临床执业医师实践技能

608. 患者男性,78岁,农民。 主诉:因咳嗽、喘息40余年,心悸活动后气短10年,近期出现周身水肿、神志不清。 现病史:患者有慢性咳嗽、喘息病史40余年。每遇感冒常引起咳嗽、咳痰、喘息发作,以冬春季节为甚,且逐年加重。近10年来,犯病时上述症状加重,并出现心悸气短、双下肢水肿。入院前2周,因受凉感冒后上述症状明显加重,痰量加多,呈黏液脓性痰,不易咳出,出现明显呼吸困难、发绀、不能平卧。入院前1天因为头痛、烦躁谵妄、夜间不能睡觉,家属给其2片地西泮(安定),服后即入睡不醒。 既往史:吸烟50年,30支/天。无其他慢性病史。 体格检查:体温37.2℃,脉搏112次/分,呼吸24次/分,血压140/90mmHg。神志不清,压眶有反应,慢性病容,皮肤潮红、湿润,巩膜无黄染,瞳孔等大,球结膜轻度水肿、充血。唇指明显发绀,颈静脉怒张。桶状胸,叩诊过清音,心浊音界缩小,剑突下可见明显心脏收缩期搏动,肺动脉瓣区第二心音亢进,三尖瓣区闻及2/6级收缩期杂音。两肺广泛存在干湿啰音及散在喘鸣音。腹软,肝大肋下4cm,质地中等,触痛阳性,肝颈静脉回流征阳性,脾不大。双下肢轻度水肿。病理反射未引出。 辅助检查:血气分析结果:pH 7.31,PaCO[2.gif] 80mmHg,PaO[2.gif] 51mmHg,HCO[-3.gif]35.6mmol/L,BE -4.5mmol/L。
611. 男性,47岁,反复咳嗽、咳痰、喘息2年,再发伴活动后气促3天。 患者2年前因受凉出现咳嗽、咳白色黏痰,伴喘息,无咯血、发热、盗汗、胸痛。当地医院诊断为"肺部感染",予抗炎、平喘等治疗后好转。此后,每于季节或气候变化、受凉或接触宠物、油烟等刺激物后症状可反复,脱离刺激性物质或经抗炎、平喘治疗可好转。缓解期如常人。3天前患者接触香水后喘息再发,稍事活动即感气促,夜间严重,需半卧位休息,无咳嗽、咳痰、发热。本次发病以来,精神、食欲、睡眠差,大小便正常,体重无变化,平素体健。吸烟30余年,20支/日。已戒烟1年。偶饮酒。配偶和子女体健。患者的母亲、妹妹有类似疾病。 查体:T 36.6℃,P 102次/分,R 26次/分,BP 118/70mmHg。端坐位,表情焦虑,言语断续。皮肤潮湿,精神差。张口呼吸,口唇无明显发绀。全身浅表淋结巴未触及肿大。胸廓略呈桶状,叩诊呈过清音,双肺呼吸音粗,可闻及散在哮鸣音,未闻及湿啰音及胸膜摩擦音,心界正常,心率102次/分,律齐,心音有力,未闻及杂音。双下肢无水肿。 辅助检查:血常规WBC 6.26×10[~9.gif]/L,N 0.62,E 0.12。肝、肾功能未见异常。动脉血气分析(未吸氧)pH7.47,PaO[2.gif]70mmHg,PaCO[2.gif]31mmHg,HCO[3-.gif]22.4mmol/L,SaO[2.gif]92%。胸部X线片提示双肺透亮度增加,双肺纹理稍增多。 要求:根据以上病历摘要,请写出诊断及诊断依据(如有两个以上诊断,应分别写出各自诊断依据),鉴别诊断,进一步检查与治疗原则。
617. 男性,72岁。间断咳嗽、咳痰15年,加重3天伴意识模糊1天。 患者15年前开始出现咳嗽、咳痰,初为白黏痰,后出现黄痰。多于冬春季加重,经"止咳祛痰药"治疗可好转。近3~4年来上述症状逐渐加重,并出现活动后气喘。近2年来曾4次因上述症状加重住院治疗,经"抗炎、平喘"治疗后好转。出院后继续口服"茶碱、祛痰药",症状控制尚可。3天前劳累后上述症状逐渐加重,服用"抗炎、平喘药"效果欠佳。1天来家人发现其不能下地,意识模糊,遂送院急诊。否认发热、咯血等。近1天来尿少。吸烟25年,每日约20支,已戒10年。 查体:T 36℃,P 86次/分,R 23次/分,BP 130/80mmHg,意识模糊,高枕卧位,喘息貌。面色暗红、潮湿,球结膜水肿,口唇无发绀(鼻导管吸氧),颈静脉怒张。桶状胸,可见三凹征。双肺叩诊呈过清音,可闻及中量哮鸣音和湿啰音。心率86次/分,律齐,P[2.gif]>A[2.gif],未闻及杂音及附加音。肝肋下4cm,质韧,轻触痛,肝颈静脉回流征(+),脾肋下未触及。双下肢凹陷性水肿,无杵状指。Babinski征(-)。 辅助检查:血常规:WBC 12.1×10[~9.gif]/L,N 0.85,Hb 168g/L,Plt 239×10[~9.gif]/L。血气分析(鼻导管吸氧2L/min):pH7.21,PaCO[2.gif]74mmHg,PaO[2.gif]62mmHg,HCO[3-.gif]32mmol/L。 要求:根据以上病历摘要,请写出初步诊断及诊断依据、鉴别诊断、进一步检查与治疗原则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