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含金量最高】2018-【公卫执业医师】生物化学【考点解读】-第9章

2018年01月25日 来源:新梦想教育

第九章 核酸的降解与核苷酸代谢

  一、核苷酸的生物功能

  ①合成核酸

  ②是多种生物合成的活性中间物

  糖原合成,UDP-Glc。磷脂合成,CDP-乙醇胺,CDP-二脂酰甘油。

  ③生物能量的载体ATP、GTP

  ④腺苷酸是三种重要辅酶的组分

  NAD、FAD、CoA

  ⑤信号分子cAMP、cGMP

  二、核酸和核苷酸的分解代谢

  食物中的核酸,经肠道酶系降解成各种核苷酸,再在相关酶作用下,分解产生嘌呤、嘧啶、核糖、脱氧核糖和磷酸,然后被吸收。吸收到体内的嘌呤和嘧啶,大部分被分解,少部分可再利用,合成核苷酸。人和动物所需的核酸无须直接依赖于食物,只要食物中有足够的磷酸盐,、糖和蛋白质,核酸就能在体内正常合成。因此所谓的“核酸保健品”不过是一个骗局而已。

  1、 核酸的酶促降解

  核酸是核苷酸以3’、5’-磷酸二酯键连成的高聚物,核酸分解代谢的第一步就是分解为核苷酸,作用于磷酸二酯键的酶称核酸酶(实质是磷酸二酯酶)。

  根据对底物的专一性可分为:核糖核酸酶、脱氧核糖核酸酶、非特异性核酸酶。

  根据酶的作用方式分:内切酶、外切酶。

  1) 核糖核酸酶

  只水解RNA磷酸二酯键的酶(RNase),不同的RNase专一性不同。如:

  牛胰核糖核酸酶(RNaseI),作用位点是嘧啶核苷-3’-磷酸与其它核苷酸间的连接键。

  核糖核酸酶T1(RNaseT1),作用位点是3’ -鸟苷酸与其它核苷酸的5’-OH间的键。

  2) 脱氧核糖核酸酶

  只能水解DNA磷酸二酯键的酶。DNase牛胰脱氧核糖核酸酶(DNaseI)可切割双链和单链DNA。产物是以5’-磷酸为末端的寡核苷酸。如:牛胰脱氧核糖核酸酶(DNaseⅠ),降解产物为3’-磷酸为末端的寡核苷酸。

  限制性核酸内切酶:细菌体内能识别并水解外源双源DNA的核酸内切酶,产生3ˊ-OH和5ˊ-P。

  PstⅠ切割后,形成3ˊ-OH 单链粘性末端。

  EcoRⅠ切割后,形成5ˊ-P单链粘性末端。

  3) 非特异性核酸酶

  既可水解RNA,又可水解DNA磷酸二酯键的核酸酶。

  小球菌核酸酶是内切酶,可作用于RNA或变性的DNA,产生3’-核苷酸或寡核苷酸。

  蛇毒磷酸二酯酶和牛脾磷酸二脂酶属于外切酶。

  蛇毒磷酸二酯酶能从RNA或DNA链的游离的3’-OH逐个水解,生成5’-核苷酸。

  牛脾磷酸二脂酶从游离的5’-OH开始逐个水解,生成3’核苷酸。

  2、 核苷酸的降解

  1) 核苷酸酶 (磷酸单脂酶)

  水解核苷酸,产生核苷和磷酸。

  非特异性磷酸单酯酶:不论磷酸基在戊糖的2’、3’、5’,都能水解下来。

  特异性磷酸单酯酶: 只能水解3’核苷酸或5’核苷酸(3’核苷酸酶、5’核苷酸酶)

  2) 核苷酶

  ① 核苷磷酸化酶:广泛存在,反应可逆。

  ② 核苷水解酶:主要存在于植物、微生物中,只水解核糖核苷,不可逆

  3、 嘌呤碱的分解

  首先在各种脱氨酶的作用下水解脱氨,脱氨反应可发生在嘌呤碱、核苷及核苷酸水平上。

  不同种类的生物分解嘌呤碱的能力不同,因此,终产物也不同。

  排尿酸动物:灵长类、鸟类、昆虫、排尿酸爬虫类

  排尿囊素动物:哺乳动物(灵长类除外)、腹足类

  排尿囊酸动物:硬骨鱼类

  排尿素动物:大多数鱼类、两栖类

  某些低等动物能将尿素进一步分解成NH3和CO2排出。

  植物分解嘌呤的途径与动物相似,产生各种中间产物(尿囊素、尿囊酸、尿素、NH3)。

  微生物分解嘌呤类物质,生成NH3、CO2及有机酸(甲酸、乙酸、乳酸、等)。

  4、 嘧啶碱的分解

  人和某些动物体内脱氨基过程有的发生在核苷或核苷酸上。脱下的NH3可进一步转化成尿素排出。

  三、嘌呤核苷酸的合成

  1、 从头合成

  由5’-磷酸核糖-1’-焦磷酸(5’-PRPP)开始,先合成次黄嘌呤核苷酸,然后由次黄嘌呤核苷酸(IMP)转化为腺嘌呤核苷酸和鸟嘌呤核苷酸。

  嘌呤环合成的前体:CO2 、甲酸盐、Gln、Asp、Gly

  A. Gln提供-NH2:N 9

  B. Gly:C4、C5、N7

  C. 5.10-甲川FHFA:C8

  D. Gln提供-NH2:N3

  闭环

  E CO2:C 6

  F. Asp提供-NH2:N 1

  G 10-甲酰THFA:C 2

  1) 次黄嘌呤核苷酸的合成(IMP)

  (1)、 磷酸核糖焦磷酸转酰胺酶(转氨)

  5-磷酸核糖焦磷酸 + Gln → 5-磷酸核糖胺 + Glu + ppi

  使原来α-构型的核糖转化成β构型

  (2)、 甘氨酰胺核苷酸合成酶

  5-磷酸核糖胺+Gly+ATP → 甘氨酰胺核苷酸+ADP+Pi

  (3)、 甘氨酰胺核苷酸转甲酰基酶

  甘氨酰胺核苷酸 + N 5 N 10-甲川FH4 + H2O → 甲酰甘氨酰胺核苷酸 + FH4

  甲川基可由甲酸或氨基酸供给。

  (4)、 甲酰甘氨脒核苷酸合成酶

  甲酰甘氨酰胺核苷酸 + Gln + ATP + H2O → 甲酰甘氨脒核苷酸 + Glu + ADP + pi

  此步反应受重氮丝氨酸和6-重氮-5-氧-正亮氨酸不可逆抑制,这两种抗菌素与Gln有类似结构。

  (5)、 氨基咪唑核苷酸合成酶

  甲酰甘氨脒核苷酸 + ATP → 5-氨基咪唑核苷酸 + ADP + Pi

  (1)~(5)第一阶段,合成第一个环(6)、 氨基咪唑核苷酸羧化酶

  5-氨基咪唑核苷酸+CO2 → 5-氨基咪唑-4羧酸核苷酸

  (7)、 氨基咪唑琥珀基氨甲酰核苷酸合成酶

  5-氨基咪唑-4-羧酸核苷酸+Asp+ATP → 5-氨基咪唑4-(N-琥珀基)氨甲酰核苷酸

  (8)、 腺苷酸琥珀酸裂解酶

  5-氨基咪唑-4-(N-琥珀基)氨甲酰核苷酸 → 5-氨基咪唑-4-氨甲酰核苷酸+延胡索酸

  (9)、 氨基咪唑氨甲酰核苷酸转甲酰基酶

  5-氨基咪唑-4-氨甲酰核苷酸+N10-甲酰FH4 → 5-甲酰胺基咪唑-4-氨甲酰核苷酸+FH4

  (10)、 次黄嘌呤核苷酸环水解酶

  5-甲酰胺基咪唑-4-氨甲酰核苷酸 → 次黄嘌呤核苷酸+H2O

  总反应式:

  5-磷酸核糖 + CO2 + 甲川THFA + 甲酰THFA + 2Gln + Gly + Asp + 5ATP →

  IMP + 2THFA + 2Glu + 延胡索酸 + 4ADP + 1AMP + 4Pi + PPi

  2) 腺嘌呤核苷酸的合成(AMP)

  从头合成:CO2 、2个甲酸盐、2个Gln、1个Gly、(1+1)个Asp、(6+1)个ATP,产生2个Glu、(1+1)个延胡索酸。Asp的结构类似物羽田杀菌素,可强烈抑制腺苷酸琥珀酸合成酶的活性,阻止AMP生成。羽田杀菌素: N-羟基-N-甲酰-Gly

  3) 鸟嘌呤核苷酸的合成

  4)AMP、GMP生物合成的调节

  5-磷酸核糖焦磷酸转酰胺酶是关键酶,可被终产物AMP、GMP反馈抑制。AMP过量可反馈抑制自身的合成。GMP过量可反馈抑制自身的合成。

  5) 药物对嘌呤核苷酸合成的影响

  筛选抗肿瘤药物,肿瘤细胞核酸合成速度快,药物能抑制。

  ①羽田杀菌素:与Asp竞争腺苷酸琥珀酸合成酶,阻止次黄嘌呤核苷酸转化成AMP。

  ②重氮乙酰丝氨酸、6-重氮-5-氧正亮氨酸,是Gln的结构类似物,抑制Gln参与的反应。

  ③氨基蝶呤、氨甲蝶呤:叶酸的结构类似物,能与二氢叶酸还原酶发生不可逆结合,阻

  止FH4的生成,从而抑制FH4参与的各种一碳单位转移反应。

  2、 补救途径

  利用已有的碱基和核苷合成核苷酸

  1、 磷酸核糖转移酶途径(重要途径)

  嘌呤碱和5-PRPP在特异的磷酸核糖转移酶的作用下生成嘌呤核苷酸

  2、 核苷激酶途径(但在生物体内只发现有腺苷激酶)

  腺嘌呤在核苷磷酸化酶作用下转化为腺嘌呤核苷,后者在核苷磷酸激酶的作用下与ATP反应,生成腺嘌呤核苷酸。

  嘌呤核苷酸的从头合成与补救途径之间存在平衡。Lesch-Nyan综合症就是由于次黄嘌

  呤:鸟嘌呤磷酸核糖转移酶缺陷,AMP合成增加,大量积累尿酸,肾结石和痛风。

  四、 嘧啶核苷酸的合成

  1、 从头合成

  与嘌呤核苷酸合成不同,在合成嘧啶核苷酸时,首先合成嘧啶环,再与磷酸核糖结合,生成尿嘧啶核苷酸,最后由尿嘧啶核苷酸转化为胞嘧啶核苷酸和胸腺嘧啶脱氧核苷酸。

  合成前体:氨甲酰磷酸、Asp

  1) 尿嘧啶核苷酸的合成

  氨甲酰磷酸的合成所需的酶:

  (1) 天冬氨酸转氨甲酰酶

  (2) 二氢乳清酸酶

  (3) 二氢乳清酸脱氢酶(辅基:FAD、FMN)

  (4) 乳清苷酸焦磷酸化酶

  (5) 乳清苷酸脱羧酶

  2) 胞嘧啶核苷酸的合成

  尿嘧啶核苷三磷酸可直接与NH3(细菌)或Gln(植物)反应,生成胞嘧啶核苷三磷酸。

  3) 嘧啶核苷酸生物合成的调节(大肠杆菌)

  氨甲酰磷酸合成酶: 受UMP反馈抑制

  天冬氨酸转氨甲酰酶:受CTP反馈抑制

  CTP合成酶: 受CTP反馈抑制

  4) 药物对嘧啶核苷酸合成的影响

  有多种嘧啶类似物可抑制嘧啶核苷酸的合成。5-氟尿嘧啶抑制胸腺嘧啶脱氧核苷酸的合

  成。 5-氟尿嘧啶在人体内转变成相应的核苷酸,再转变成脱氧核苷酸,可抑制脱氧胸腺嘧啶核酸合成酶,干扰尿嘧啶脱氧核苷酸经甲基化生成脱氧胸苷的过程,DNA合成受阻。

  2、 补救途径

  (1) 嘧啶核苷激酶途径(重要途径)

  嘧啶碱与1-磷酸核糖生成嘧啶核苷,然后由尿苷激酶催化尿苷和胞苷形成UMP和CMP。

  (2) 磷酸核糖转移酶途径(胞嘧啶不行)

  五、脱氧核苷酸的合成

  脱氧核糖核苷酸是由相应的核糖核苷酸衍生而来的。

  (1)腺嘌呤、鸟嘌呤和胞嘧啶核糖核苷酸经还原,将核糖第二位碳原子的氧脱去,即成为相应的脱氧核糖核苷酸。

  (2)胸腺嘧啶脱氧核糖核苷酸:先由尿嘧啶核糖核苷酸还原形成尿嘧啶脱氧核糖核苷酸,然后尿嘧啶再经甲基化转变成胸腺嘧啶。

  1、 核糖核苷酸的还原

  ADP、GDP、CDP、UDP均可分别被还原成相应的脱氧核糖核苷酸:dADP、dGDP、dCDP、dUDP等,其中dUDP甲基化,生成dTDP。

  还原反应一般在核苷二磷酸(NDP)水平上进行,ATP、dATP、dTTP、dGTP是还原酶的变构效应物,个别微生物(赖氏乳菌杆菌)在核苷三磷酸水平上还原(NTP)。

  1) 核苷酸还原酶系

  由硫氧还蛋白、硫氧还蛋白还原酶和核苷酸还原酶(B1、B2)三部分组成。

  B1、B2亚基结合后,才具有催化活性。

  B1上的巯基和B2上的酪氨酸残基是活性中心的催化基因。

  另外核苷酸还原酶所需的还原当量还可来自谷胱甘肽。

  ①硫氧还蛋白 -SH

  ②硫氧还蛋白还原酶、辅酶FAD

  ③谷胱甘肽氧还蛋白(酶)

  ④谷胱甘肽还原酶 -SH

  ⑤核苷酸还原酶(RR)-SH

  2) 核苷酸还原酶结构模型及催化机理

  (1)、 结构模型

  B1亚基上有两个调节部位,一个影响整个酶的活性(一级调节部位),另一个调节对底物的专一性(底物结合部位)

  一级调节部位:ATP是生物合成的信号分子,而dATP是核苷酸被还原的信号。

  底物调节部位:.①与ATP结合,可促进嘧啶类的UDP、CDP还原成dUDP、dCDP;②与dTTP或dGTP结合,可促使GDP(ADP)还原成dGDP(dADP)

  (2)、 催化机理 自由基催化转换模型。

  3) 脱氧核苷酸的补救(脱氧核苷激酶途径)

  脱氧核苷酸也能利用已有的碱基或核苷进行合成(补救途径),但只有脱氧核苷激酶途径,不存在类似的磷酸核糖转移酶途径

  2、 胸腺嘧啶脱氧核苷酸的合成

  由尿嘧啶脱氧核苷酸(dUMP)经甲基化生成。

  Ser提供甲基,NADPH提供还原当量。

  四氢叶酸是一碳的载体,参与嘌呤核苷酸和胸腺嘧啶脱氧核苷酸的合成。

  氨基嘌呤、氨甲蝶呤是叶酸的类似物,能与二氢叶酸还原酶不可逆结合,阻止FH4的生成,从而抑制FH4参与的一碳单位的转移。可用于抗肿瘤。

新梦想教育现已开通线上辅导课程,名师授课、专家答疑、更有定制科学复习计划!点击进入: 新梦想教育

心之所往
来而学之

更多热门考试资讯,点击进入:新梦想教育

在线视频学习,海量题库选择,点击进入:新梦想教育

梅花香自苦寒来,学习是一个打磨自己的过程,希望小编整理的资料可以助你一臂之力。

点击进入>>>>新梦想教育—未来因学而变

学习视频,在线题库、报考指南、成绩查询、行业热点等尽在新梦想教育(点击进入)

最新资讯
获客广告

热门专题