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备考必看】2022年执业药师中药学知识一备考预习(2)

2022年02月23日 来源:来学网

  距离2022执业药师考试的时间越来越近,即使是在考试前期,考生们可不能放松哦,考前复习学习是最重要的一步了,还不知道怎么在考前高效备考的考生们。请关注来学网!!!

中药的性能

  一、概述

  所谓中药的性能,即中药效用的基本性质和特征的高度概括,又称药性。包括四气、五味、升降浮沉、归经、有毒无毒等。

  二、四气

  (一)含义

  药物具有的寒、热、温、凉四种药性。

  (二)确定依据

  能够减轻或消除热证的药物,一般属于寒性或凉性。

  能够减轻或消除寒证的药物,一般属于热性或温性。

  (三)所示效用

  寒凉性药物:具有清热、泻火、凉血、解热毒等作用;

  温热性药物:具有温里散寒、补火助阳、温经通络、回阳救逆等作用。

  (四)阴阳属性:温热属阳,寒凉属阴。

  (五)对临床用药的指导意义

  1.据病证的寒热选择相应药物,治热病投寒药,治寒病投热药。

  2.据病证寒热程度的差别选择相应药物。如治亡阳欲脱,选大热之附子,而治一般中寒腹痛,投温性之煨姜。

  3.寒热错杂者,则寒热并用,至于孰多孰少,据情而定。

  4.对于真寒假热或真热假寒者,则又当分别治以热药或寒药。

  三、五味

  (一)含义

  五味,即指药物因功效不同而具有辛、甘、酸、苦、咸等味。

  (二)所示效用及临床应用

  1.辛

  能散、能行,有发散、行气、活血作用。如治表证的荆芥、薄荷,治气滞的香附,治血瘀的川芎等。

  辛味药大多能耗气伤阴,气虚阴亏者慎用。

  2.甘

  能补、能缓、能和。

  有补虚、和中、缓急、调和药性等作用。如治虚证的黄芪、熟地、核桃仁、枸杞子,治挛急作痛、调和药性的饴糖、甘草等。

  甘味药大多能腻膈碍胃,令人中满,凡湿阻、食积、中满气滞者慎用。

  3.酸

  能收、能涩。

  有收敛固涩作用。如治自汗盗汗、遗精滑精的五味子,治久泻久痢的五倍子,治久咳的乌梅,治大汗虚脱、崩漏经多的山茱萸等,均具酸味。另外,酸能生津、安蛔,如木瓜、乌梅等。

  酸味药大多能收敛邪气,凡邪未尽之证均当慎用。

  4.苦

  能泄、能燥、能坚。能泄的含义有三:一指苦能通泄,如大黄苦寒,功能泻热通便,治热结便秘每用。二指苦能降泄,如苦杏仁味苦降泄肺气,治咳喘气逆必投;代赭石味苦而善降逆,治呃逆呕喘常选。三指苦能清泄,如黄连、栀子味苦,能清热泻火,治火热内蕴或上攻诸证宜择。能燥即指苦能燥湿,如治寒湿的苍术、厚朴,治湿热的黄柏、苦参等。能坚的含义有二:一指苦能坚阴,意即泻火存阴,如黄柏、知母即是;二指坚厚肠胃,如投用少量苦味的黄连有厚肠止泻作用等。

  苦味药大多能伤津、伐胃,津液大伤及脾胃虚弱者不宜大量用。

  5.咸

  能软、能下,有软坚散结、泻下通便作用,如治瘰疬、痰核的昆布、海藻,治癥瘕的鳖甲,治热结便秘的芒硝等,均具咸味。

  《素问·五脏生成》云:“多食咸,则脉凝泣而变色。”故食盐类咸味药不宜多食,高血压动脉硬化者尤当如此。有的咸味药如芒硝,能泻下通肠,脾虚便溏者慎用。

  6.涩

  能收、能敛,同酸味一样有收敛固涩作用,如治滑脱诸证的龙骨,治久痢脱肛的赤石脂,治崩漏带下的海螵蛸等,均具涩味。习惯将涩附于酸。

  涩味药大多能敛邪,邪气未尽者慎用。

  7.淡

  能渗、能利,有渗湿利水作用,如治水肿、小便不利的猪苓、茯苓,均具淡味。常将淡附于甘。

  淡味药过用,亦能伤津液,故阴虚津亏者慎用。

  (三)阴阳属性

  辛、甘、淡属阳,酸、苦、咸属阴。

  四、升降浮沉

  (一)含义

  升降浮沉,即指药物在人体的作用趋向。这种趋向与所治疗疾患的病势趋向相反,与所治疗疾患的病位相同。

  (二)确定依据

  1.药物的质地轻重

  花、叶类质轻的药多主升浮,如菊花、桑叶等;

  种子、果实及矿物、贝壳类质重的药多主沉降,如苏子、枳实、磁石、石决明等。

  2.药物的气味厚薄

  味薄(辛、甘、微苦)者升,味厚(酸、苦、咸)者沉;

  气薄(寒、凉、微寒、平等)者降,气厚(热、温)者浮。

  3.药物的性味

  从四气讲,温升、凉降、热浮、寒沉。

  从五味讲,辛甘淡主升浮,酸苦咸主沉降。

  4.药物的效用

  药物的临床疗效是确定其升降浮沉的主要依据。

  白前能祛痰降气,故性属沉降;

  桔梗能开提肺气、宣肺利咽,故性属升浮。

  (三)所示效用

  升是上升,降是下降,浮表示发散向外,沉表示收敛固藏和泻利等。

  升浮类药:升阳发表、祛风散寒、涌吐、开窍等作用;

  沉降类药:泻下、清热、利水渗湿、重镇安神、潜阳息风、消积导滞、降逆止呕、收敛固涩、止咳平喘等作用。

  (四)临床应用

  1.顺其病位选择用药

  病变部位在上在表者,宜升浮。

  病位在上之风热目赤肿痛—升浮的薄荷、蝉蜕、蔓荆子等;

  病在表的风寒表证—升浮的荆芥、紫苏、防风等。

  病变部位在下在里者,宜沉降。

  病位在下的脚气肿痛—沉降的黄柏、苍术、牛膝等;

  病位在里的热结便秘—沉降的大黄、芒硝、枳实等。

  2.逆其病势选择用药

  病势下陷类病证,宜用具有升浮之性的药。

  病势下陷之久泻脱肛—升浮而能升举阳气的升麻、柴胡等。

  病势上逆之肝阳上亢—沉降的夏枯草、磁石、熟地黄等。

  病势外泄之虚汗不止—沉降而能收敛止汗的麻黄根、煅龙骨等。

  (五)阴阳属性

  升浮属阳,沉降属阴。

  (六)影响因素

  ①炮制:某些药物的升降浮沉之性可因炮制而改变,如酒炒则升、姜汁炒则散、醋炒则收敛、盐水炒则下行等。

  ②配伍:少量性属升浮的药,在同较多的沉降药配伍时,其升浮之性可受到一定制约;反之少量性属沉降的药,在同较多的升浮药配伍时,其沉降之性可受一定制约。

  五、归经

  (一)含义

  归经,即药物作用的定位。就是把药物的作用与人体的脏腑经络密切联系起来,以说明药物作用对机体某部分的选择性,从而为临床辨证用药提供依据。

  六、有毒与无毒

  (一)含义

  有毒与无毒,从狭义上讲,是指药物用于人体后能否造成伤害而言。从广义上讲,除指药物的作用能否对人体造成伤害外,还应包括药物对人体治疗作用的强弱。

  药物的有毒与无毒和“毒”的大小,与其对人体伤害程度的轻重及治疗作用的强弱成正比。

  (二)“毒”的特性

  “毒”,在中药学中有狭义与广义之别。

  物之能害人即为毒,这是狭义的毒。

  广义的“毒”含义有二:

  一为药物的总称;

  二为药物的偏性。

  (三)确定依据

  1.是否含毒害成分

  2.整体是否有毒

  3.用量是否适当

  “用量是否适当”尤为重要,它是确定药物有毒无毒的关键。

  (四)影响有毒无毒的因素

  主要有品种、来源、入药部位、产地、采集时间、给药途径、用量、用药次数与时间长短、皮肤与黏膜的状况、施用面积的大小、病人的体质、年龄、性别、种属、证候性质以及环境污染等。

  (五)引起中药不良反应的主要原因

  1.品种混乱;  2.误服毒药;

  3.用量过大;  4.炮制失度

  5.剂型失宜;  6.疗程过长;

  7.配伍不当;  8.管理不善;

  9.辨证不准;  10.个体差异;

  11.离经悖法。

  (六)使用有毒药的注意事项

  1.用量要适当,采用小量渐增法投药,切忌初用即给足量,以免中毒。

  2.采制要严格,在保证药效的前提下,严格把住采制药各个环节,杜绝伪劣品。

  3.用药要合理,杜绝乱用滥投,孕妇、老幼及体弱者忌用或慎用毒烈之品。

  4.识别过敏者,及早予以防治。

来学网教研团队精心打造,不用盲目复习!

科学备考,省时又省心!

适合基础薄弱的学员,多样化课程任你选择!

来学网助你赢在起跑线!

新梦想教育现已开通线上辅导课程,名师授课、专家答疑、更有定制科学复习计划!点击进入: 新梦想教育

心之所往
来而学之

更多热门考试资讯,点击进入:新梦想教育

在线视频学习,海量题库选择,点击进入:新梦想教育

梅花香自苦寒来,学习是一个打磨自己的过程,希望小编整理的资料可以助你一臂之力。

点击进入>>>>新梦想教育—未来因学而变

学习视频,在线题库、报考指南、成绩查询、行业热点等尽在新梦想教育(点击进入)

最新资讯
获客广告

热门专题