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备考精选】2022年中西医结合外科学考点(七)
2021年11月20日 来源:来学网【摘要】考前备考阶段,小编给大家带来2022年中西医结合外科学考点供考生记忆,请持续关注来学网执业医师频道。
手术后监测与处理
一般监测
心电监测——生命体征
动、静脉压监测——循环功能
呼吸功能监测——肺功能
肾功能监测——肾功能(代谢)
体温监测——免疫
恶心、呕吐、腹胀、呃逆的处理
恶心呕吐 常见原因是麻醉反应。
处理:予以持续胃肠减压,并可辅以止吐药。
腹胀 一般是胃肠功能受抑制,腹腔内积气积液过多所致。
处理:持续胃肠减压,放置肛管,高渗液低压灌肠等,使用新斯的明0.5mg作足三里封闭,也可经胃管注入“大承气汤”。
呃逆 呃逆的原因可能是神经中枢或膈肌直接受刺激而引起。
处理:术后早期发生呃逆,可采用压迫眶上缘(攒竹穴),针刺内关、足三里、天突、鸠尾等穴位。顽固性呃逆,上腹部手术应当警惕吻合口或十二指肠残端瘘,导致膈下感染所致,对顽固性呃逆采用颈部作膈神经封闭。
常用导管与引流物的处理(部分拓展内容了解)
①鼻胃管
②导尿管 除泌尿系手术外,大中型手术和下腹部手术应在术前留置导尿管。
其作用有:
①便于术中暴露手术野,利于手术操作。
②术中观察尿量以监测肾功能,并可反映全身微循环灌注状况。
③观察有无血尿,了解判断有无输尿管、膀胱损伤。
③胸腔闭式引流管
胸腔手术或胸部创伤所致血、气胸,应常规放置胸腔闭式引流管。其目的是使气体、液体从胸腔内排出,以减轻胸腔内压力,重建胸膜腔的负压,使肺扩张;平衡张力,预防纵隔移位及肺受压缩。
带有胸腔闭式引流管的病人,在术后取半卧位,使引流管保持低位引流,所连接的水封瓶或引流袋。一般置放在病人胸部以下水平60cm~100cm处,绝对不能高于病人胸部。
一般在置管48小时后,水封瓶(袋)内无气泡、液体的排出:无呼吸困难;X线胸片证实肺已完全膨出,可用CT或B超证实胸腔无积液时可考虑拔管。
拔管后仍需注意观察有无气胸、积液、呼吸困难、皮下气肿等情况的发生。
④气管导管
气管内插管病人术后返回病房尚未完全清醒,或者病情危重,病人不能自行咳痰,需进行辅助呼吸,可以短时间应用气管导管。
若估计较长时间(>48小时)需气管插管的,则可考虑改用气管切开置管。
⑤腹腔引流管
根据作用机理,引流可分为被动引流与主动引流两类。
引流的目的可分为治疗性与预防性两种。
临床常用的引流物有橡皮片引流、双套管引流、橡胶管引流等。
橡皮片引流局限于体表较小的手术。
目前临床上较常用的是双套管引流与橡胶管引流。
橡皮片、烟卷、纱布条与普通橡胶管引流均属于被动引流,当引流部位的液体积蓄至一定量,产生一定压力时,才能被动引流出来,适用于引流量少、液体易流出的体位,一般放置2~4天。
⑥各种造口管
临床上常用的有胃、空肠造口管,“T”管,膀胱、输尿管导管等,主要是用于引流腔内物以达到减压目的。
对这些造口管,术后均应——接上引流袋(瓶),并妥善固定,防止导管脱出;保持导管通畅,保持导管周围皮肤干燥、清洁,观察并记录引流物的量与性质。
⑦静脉导管
目前对大型手术,术前均在手术室作静脉插管,常用的是经锁骨下静脉、颈内静脉或股静脉插入导管。
治疗作用:可以输血、输入液体或营养液;监测作用:中心静脉压,因此尤其适用于重危病人或大手术后病人的监测。应严格护理静脉导管,保持管腔通畅,定时以肝素冲洗,导管的连接点应妥善固定,使之不致漏气或脱落。
利用碎片化时间,每天几分钟随时随地快速掌握了解考点和答题技巧!考前大作战,全套学习教案,来学快乐相伴!
新梦想教育现已开通线上辅导课程,名师授课、专家答疑、更有定制科学复习计划!点击进入: 新梦想教育