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精选试题】2021临床执业医师微生物学试题(5)
2021年09月16日 来源:来学网为帮助2021年临床执业医师考生高效备考,来学网整理2021临床执业医师微生物学试题,给考生做题!更多考试试题,请关注来学网!!!
一、A1
1、哪项不是条件致病菌产生的因素
A、寄生部位改变
B、全身免疫功能低下
C、局部免疫功能低下
D、菌群失调
E、药物治疗
2、引起医院交叉感染最常见的细菌是
A、伤寒沙门菌
B、结核分枝杆菌
C、耐药性金黄色葡萄球菌
D、乙型溶血性链球菌
E、变形杆菌
3、不能产生肠毒素的细菌是
A、白喉棒状杆菌
B、霍乱弧菌
C、肠产毒性大肠埃希菌
D、产气荚膜梭菌
E、金黄色葡萄球菌
4、不是细菌侵袭性酶的是
A、血浆凝固酶
B、透明质酸酶
C、链激酶(SK)
D、链道酶(SD)
E、溶菌酶
5、关于病原菌致病性的构成因素,叙述最全面的是
A、毒力+侵入部位+细菌数量
B、毒素+侵袭力+侵入部位
C、侵袭力+侵入部位+细菌数量
D、侵袭酶类十毒素+细菌数量
E、侵入部位+毒素+细菌表面结构
6、关于外毒素的叙述,哪一项是错误的
A、化学成分是蛋白质
B、毒性作用强,对组织有选择性
C、受甲醛处理形成类毒素
D、毒性部分是类脂A
E、多由G+菌产生,不耐热
7、对内毒素叙述错误的是
A、G-菌裂解后释放出
B、化学成分是脂多糖
C、不耐热,60℃30分钟可被破坏
D、引起发烧、休克、DIC等症状
E、甲醛处理不能形成类毒素
8、哪项不是条件致病菌产生的因素
A、寄生部位改变
B、全身免疫功能低下
C、局部免疫功能低下
D、菌群失调
E、药物治疗
9、引起医院交叉感染最常见的细菌是
A、伤寒沙门菌
B、结核分枝杆菌
C、耐药性金黄色葡萄球菌
D、乙型溶血性链球菌
E、变形杆菌
10、不能产生肠毒素的细菌是
A、白喉棒状杆菌
B、霍乱弧菌
C、肠产毒性大肠埃希菌
D、产气荚膜梭菌
E、金黄色葡萄球菌
11、不是细菌侵袭性酶的是
A、血浆凝固酶
B、透明质酸酶
C、链激酶(SK)
D、链道酶(SD)
E、溶菌酶
12、关于病原菌致病性的构成因素,叙述最全面的是
A、毒力+侵入部位+细菌数量
B、毒索+侵袭力+侵入部位
C、侵袭力+侵入部位+细菌数量
D、侵袭酶类+毒素+细菌数量
E、侵入部位+毒素+细菌表面结构
13、关于外毒素的叙述,哪一项是错误的
A、化学成分是蛋白质
B、毒性作用强,对组织有选择性
C、受甲醛处理形成类毒素
D、毒性部分是类脂A
E、多由G+菌产生,不耐热
14、对内毒素叙述错误的是
A、G-菌裂解后释放出
B、化学成分是脂多糖
C、不耐热,60℃30分钟可被破坏
D、引起发烧、休克、DIC等症状
E、甲醛处理不能形成类毒素
15、哪项不是条件致病菌产生的因素
A、寄生部位改变
B、全身免疫功能低下
C、局部免疫功能低下
D、菌群失调
E、药物治疗
16、引起医院交叉感染最常见的细菌是
A、伤寒沙门菌
B、结核分枝杆菌
C、耐药性金黄色葡萄球菌
D、乙型溶血性链球菌
E、变形杆菌
17、不能产生肠毒素的细菌是
A、白喉棒状杆菌
B、霍乱弧菌
C、肠产毒性大肠埃希菌
D、产气荚膜梭菌
E、金黄色葡萄球菌
18、不是细菌侵袭性酶的是
A、血浆凝固酶
B、透明质酸酶
C、链激酶(SK)
D、链道酶(SD)
E、溶菌酶
19、关于病原菌致病性的构成因素,叙述最全面的是
A、毒力+侵入部位+细菌数量
B、毒索+侵袭力+侵入部位
C、侵袭力+侵入部位+细菌数量
D、侵袭酶类+毒素+细菌数量
E、侵入部位+毒素+细菌表面结构
20、关于外毒素的叙述,哪一项是错误的
A、化学成分是蛋白质
B、毒性作用强,对组织有选择性
C、受甲醛处理形成类毒素
D、毒性部分是类脂A
E、多由G+菌产生,不耐热
21、对内毒素叙述错误的是
A、G-菌裂解后释放出
B、化学成分是脂多糖
C、不耐热,60℃30分钟可被破坏
D、引起发烧、休克、DIC等症状
E、甲醛处理不能形成类毒素
二、B
1、A.内毒素
B.肠毒素
C.神经毒素
D.细胞毒素
E.红疹毒素
<1> 、A族链球菌产生
<2> 、白喉棒状杆菌产生
<3> 、金葡菌产生
<4> 、伤寒沙门菌产生
<5> 、破伤风梭菌产生
2、A.败血症
B.毒血症
C.内毒素血症
D.脓毒血症
E.菌血症
<1> 、病原菌经局部入血,但未在其中繁殖称为
<2> 、G-菌入血引起中毒症状,称为
<3> 、化脓菌入血大量繁殖并扩散到其他器官引起新化脓灶,称为
<4> 、细菌大量入血并繁殖,称为
<5> 、病原菌在局部繁殖,毒素入血称为
3、A.内毒素
B.肠毒素
C.神经毒素
D.细胞毒素
E.红疹毒素
<1> 、A族链球菌产生
<2> 、白喉棒状杆菌产生
<3> 、金葡菌产生
<4> 、伤寒沙门菌产生
<5> 、破伤风梭菌产生
4、A.败血症
B.毒血症
C.内毒素血症
D.脓毒血症
E.菌血症
<1> 、病原菌经局部人血,但未在其中繁殖称为
<2> 、G-菌人血引起中毒症状,称为
<3> 、化脓菌入血大量繁殖并扩散到其他器官引起新化脓灶,称为
<4> 、细菌大量人血并繁殖,称为
<5> 、病原菌在局部繁殖,毒素人血称为
答案部分
一、A1
1、
【正确答案】 E
【答案解析】 致病菌(Pathogenic bacteria ) 能引起细菌性感染的细菌称为致病菌。虽然绝大多数细菌是无害甚至有益的,但是相当大一部分可以致病。条件致病菌只在特定条件下致病,如有伤口可以允许细菌进入血液,或者免疫力降低时。 例如,金黄色葡萄球菌和链球菌也是正常菌群,常可以存在于体表皮肤,鼻腔而不引起疾病,但可以潜在引起皮肤感染,肺炎(pneumonia),脑膜炎(meningitis)败血症(sepsis)
2、
【正确答案】 C
3、
【正确答案】 A
【答案解析】 本题选A。
白喉杆菌(Corynebacterium diphtheriae)是引起小儿白喉的病原菌,属于棒状杆菌属(Corynebacterium)。棒状杆菌种类较多,包括白喉杆菌和类白喉杆菌。
本菌的致病物质主要是白喉毒素。白喉毒素是含有两个二硫键的多肽链,分子量为62,000.经蛋白酶水解后,可分为A和B两个片段,中间仍由二硫键联接。B片段,无酶活性,但能与宿主易感细胞表面特异性受体结合,并通过易位作用使A片段进入细胞。A片段具有酶活性,能将氧化型烟酰胺腺嘌呤二核苷(NAD+)水解为烟酰胺及腺嘌呤二磷酸核糖(ADPR)两部分,并催化延伸因子-2(Elongation factor-2,EF-2)与ADPR共价结合,使EF-2失去转位活性,从而中止肽-tRNA及mRNA在核糖体上由受位转移至供位,肽链不能延长,细胞蛋白质合成受阻,细胞死亡,病变产生。
仅携带β-棒状杆菌噬菌体的溶源性白喉杆菌才能产生外毒素,因为白喉毒素就是β棒状杆菌噬体毒素基因(tox+)编码的蛋白质。tox+基因的表达与菌体无机铁含量密切相关,铁含量适量时, tox+基因表达,否则不表达。
白喉杆菌尚产生一些侵袭性物质,如类似于结核杆菌的索状因子(Cord factor),能破坏细胞的线粒体膜,导致呼吸和氧化磷酸化作用受到抑制。
4、
【正确答案】 E
【答案解析】 具有侵袭力的细菌胞外酶有:血浆凝固酶、透明质酸酶、链激酶、DNA酶。链道酶为乙型溶血性链球菌产生的一种侵袭性酶,又称链球菌DNA酶。故答案选择E。
5、
【正确答案】 A
【答案解析】 关于病原菌致病性的构成因素,叙述最全面的是:毒力+侵入部位+细菌数量
6、
【正确答案】 D
【答案解析】 本题选D。
外毒素毒性很强。最强的肉毒毒素1毫克纯品能杀死2亿只小鼠,其毒性比化学毒剂氰化钾还要大1万倍。不同病原菌产生的外毒素,对机体的组织器官具有选择性(医学上称为亲嗜性),引起特殊的病理变化。
外毒素是一类蛋白质,它能刺激宿主免疫系统产生良好的免疫应答反应,形成能中和外毒素毒性的特异性免疫球蛋白,这种球蛋白称为抗毒素。(内毒素是脂多糖)
按细菌外毒素对宿主细胞的亲嗜性和作用方式不同,可分成神经毒素(破伤风痉挛毒素、肉毒毒素等)、细胞毒素(白喉毒素、葡萄球菌毒性休克综合征毒素1、A群链球菌致热毒素等)和肠毒素(霍乱弧菌肠毒素、葡萄球菌肠毒素等)三类。
7、
【正确答案】 C
【答案解析】
区别要点外毒素内毒素
产生菌多数革兰氏阳性菌,少数革兰氏阴性菌全部为革兰氏阴性菌
存在部位多数活菌分泌出,少数菌裂解后释出。细胞壁组分,菌裂解后释出
化学成份蛋白质脂多糖
毒性作用强,对组织细胞有选择性毒害效应,引起特殊临床表现较弱,各种的毒性效应相似,引起发热、白细胞增多、微循环障碍、休克等
免疫抗原性强,刺激宿主产生抗毒素。较弱,甲醛液处理后不形成类毒素。
稳定性60℃半小时被坏。160℃2-4小时被破坏
处理方式特定抗生素治疗为主。消炎药物、抗氧化剂治疗为主。
8、
【正确答案】 E
【答案解析】 条件致病菌又称为机会致病菌,由正常菌群在机体免疫功能低下,集聚部位改变或菌群失调等特定条件下引起的感染的细菌。
9、
【正确答案】 C
【答案解析】
【该题针对“第七章 单元测试,第七章 单元测试”知识点进行考核】
【答疑编号100006546】
10、
【正确答案】 A
【答案解析】 白喉杆菌是引起小儿白喉的病原菌,属于棒状杆菌属。棒状杆菌种类较多,包括白喉杆菌和类白喉杆菌。
本菌的致病物质主要是白喉毒素。白喉毒素是含有两个二硫键的多肽链,分子量为62,000.经蛋白酶水解后,可分为A和B两个片段,中间仍由二硫键联接。B片段,无酶活性,但能与宿主易感细胞表面特异性受体结合,并通过易位作用使A片段进入细胞。A片段具有酶活性,能将氧化型烟酰胺腺嘌呤二核苷(NAD+)水解为烟酰胺及腺嘌呤二磷酸核糖(ADPR)两部分,并催化延伸因子-2(EF-2)与ADPR共价结合,使EF-2失去转位活性,从而中止肽-tRNA及mRNA在核糖体上由受位转移至供位,肽链不能延长,细胞蛋白质合成受阻,细胞死亡,病变产生。
仅携带β-棒状杆菌噬菌体的溶源性白喉杆菌才能产生外毒素,因为白喉毒素就是β棒状杆菌噬体毒素基因(tox+)编码的蛋白质。tox+基因的表达与菌体无机铁含量密切相关,铁含量适量时, tox+基因表达,否则不表达。
白喉杆菌尚产生一些侵袭性物质,如类似于结核杆菌的索状因子(Cord factor),能破坏细胞的线粒体膜,导致呼吸和氧化磷酸化作用受到抑制。
11、
【正确答案】 E
【答案解析】 具有侵袭力的细菌胞外酶有:血浆凝固酶、透明质酸酶、链激酶、DNA酶。链道酶为乙型溶血性链球菌产生的一种侵袭性酶,又称链球菌DNA酶。故答案选择E。
12、
【正确答案】 A
13、
【正确答案】 D
【答案解析】 外毒素毒性很强。最强的肉毒毒素1毫克纯品能杀死2亿只小鼠,其毒性比化学毒剂氰化钾还要大1万倍。不同病原菌产生的外毒素,对机体的组织器官具有选择性(医学上称为亲嗜性),引起特殊的病理变化。
外毒素是一类蛋白质,它能刺激宿主免疫系统产生良好的免疫应答反应,形成能中和外毒素毒性的特异性免疫球蛋白,这种球蛋白称为抗毒素。(内毒素是脂多糖)
按细菌外毒素对宿主细胞的亲嗜性和作用方式不同,可分成神经毒素(破伤风痉挛毒素、肉毒毒素等)、细胞毒素(白喉毒素、葡萄球菌毒性休克综合征毒素1、A群链球菌致热毒素等)和肠毒素(霍乱弧菌肠毒素、葡萄球菌肠毒素等)三类。
14、
【正确答案】 C
【答案解析】 内毒素是革兰氏阴性细菌细胞壁中的一种成分,叫做脂多糖。脂多糖对宿主是有毒性的。内毒素只有当细菌死亡溶解或用人工方法破坏菌细胞后才释放出来,所以叫做内毒素。
内毒素不是蛋白质,因此非常耐热。在100℃的高温下加热1小时也不会被破坏,只有在160℃的温度下加热2到4个小时,或用强碱、强酸或强氧化剂加温煮沸30分钟才能破坏它的生物活性。与外毒素不同之处在于:内毒素不能被稀甲醛溶液脱去毒性成为类毒素;把内毒素注射到机体内虽可产生一定量的特异免疫产物(称为抗体),但这种抗体抵消内毒素毒性的作用微弱。
15、
【正确答案】 E
【答案解析】 条件致病菌又称为机会致病菌,由正常菌群在机体免疫功能低下,集聚部位改变或菌群失调等特定条件下引起的感染的细菌。
16、
【正确答案】 C
17、
【正确答案】 A
【答案解析】 白喉杆菌是引起小儿白喉的病原菌,属于棒状杆菌。棒状杆菌种类较多,包括白喉杆菌和类白喉杆菌。
本菌的致病物质主要是白喉毒素。白喉毒素是含有两个二硫键的多肽链,分子量为62,000.经蛋白酶水解后,可分为A和B两个片段,中间仍由二硫键联接。B片段,无酶活性,但能与宿主易感细胞表面特异性受体结合,并通过易位作用使A片段进入细胞。A片段具有酶活性,能将氧化型烟酰胺腺嘌呤二核苷(NAD+)水解为烟酰胺及腺嘌呤二磷酸核糖(ADPR)两部分,并催化延伸因子-2(EF-2)与ADPR共价结合,使EF-2失去转位活性,从而中止肽-tRNA及mRNA在核糖体上由受位转移至供位,肽链不能延长,细胞蛋白质合成受阻,细胞死亡,病变产生。
仅携带β-棒状杆菌噬菌体的溶源性白喉杆菌才能产生外毒素,因为白喉毒素就是β棒状杆菌噬体毒素基因(tox+)编码的蛋白质。tox+基因的表达与菌体无机铁含量密切相关,铁含量适量时, tox+基因表达,否则不表达。
白喉杆菌尚产生一些侵袭性物质,如类似于结核杆菌的索状因子(Cord factor),能破坏细胞的线粒体膜,导致呼吸和氧化磷酸化作用受到抑制。
18、
【正确答案】 E
【答案解析】 具有侵袭力的细菌胞外酶有:血浆凝固酶、透明质酸酶、链激酶、DNA酶。链道酶为乙型溶血性链球菌产生的一种侵袭性酶,又称链球菌DNA酶。故答案选择E。
19、
【正确答案】 A
20、
【正确答案】 D
【答案解析】 外毒素毒性很强。最强的肉毒毒素1毫克纯品能杀死2亿只小鼠,其毒性比化学毒剂氰化钾还要大1万倍。不同病原菌产生的外毒素,对机体的组织器官具有选择性(医学上称为亲嗜性),引起特殊的病理变化。
外毒素是一类蛋白质,它能刺激宿主免疫系统产生良好的免疫应答反应,形成能中和外毒素毒性的特异性免疫球蛋白,这种球蛋白称为抗毒素。(内毒素是脂多糖)
按细菌外毒素对宿主细胞的亲嗜性和作用方式不同,可分成神经毒素(破伤风痉挛毒素、肉毒毒素等)、细胞毒素(白喉毒素、葡萄球菌毒性休克综合征毒素1、A群链球菌致热毒素等)和肠毒素(霍乱弧菌肠毒素、葡萄球菌肠毒素等)三类。
21、
【正确答案】 C
【答案解析】 内毒素是革兰氏阴性细菌细胞壁中的一种成分,叫做脂多糖。脂多糖对宿主是有毒性的。内毒素只有当细菌死亡溶解或用人工方法破坏菌细胞后才释放出来,所以叫做内毒素。
内毒素不是蛋白质,因此非常耐热。在100℃的高温下加热1小时也不会被破坏,只有在160℃的温度下加热2到4个小时,或用强碱、强酸或强氧化剂加温煮沸30分钟才能破坏它的生物活性。与外毒素不同之处在于:内毒素不能被稀甲醛溶液脱去毒性成为类毒素;把内毒素注射到机体内虽可产生一定量的特异免疫产物(称为抗体),但这种抗体抵消内毒素毒性的作用微弱。
二、B
1、
<1>、
【正确答案】 E
<2>、
【正确答案】 D
<3>、
【正确答案】 B
<4>、
【正确答案】 A
<5>、
【正确答案】 C
2、
<1>、
【正确答案】 E
<2>、
【正确答案】 C
<3>、
【正确答案】 D
<4>、
【正确答案】 A
<5>、
【正确答案】 B
3、
<1>、
【正确答案】 E
<2>、
【正确答案】 D
<3>、
【正确答案】 B
<4>、
【正确答案】 A
<5>、
【正确答案】 C
4、
<1>、
【正确答案】 E
<2>、
【正确答案】 C
<3>、
【正确答案】 D
<4>、
【正确答案】 A
<5>、
【正确答案】 B
来学网教研团队精心打造,不用盲目复习!
科学备考,省时又省心!
适合基础薄弱的学员,多样化课程任你选择!
来学网助你赢在起跑线!
新梦想教育现已开通线上辅导课程,名师授课、专家答疑、更有定制科学复习计划!点击进入: 新梦想教育